博冠体育app官方网站入口平凡的力量:为京城增彩延绿的“绘画师”盛夏时节,草木葳蕤。除了深深浅浅的绿,还有不少多彩的花叶装扮北京。这斑斓的生态之美,得益于“增彩延绿”科技示范工程。党员、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一级科员张博就是该工程办公室的负责人。
由绿到美改变,源于2014年初习总在内蒙古的一次考察。“那个时节的草原天寒地冻,但经过驯化的乡土植物长青石竹却还是绿盈盈的。总在讲话中说: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、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。”张博说,就此,选育乡土植被为北京增彩延绿,成为市园林绿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北京的乡土植物约有1780种,投入应用的仅有200余种,这意味着大多数优良乡土植物缺少科学选育和市场推广,仍藏于京郊深山或科研苗圃。从2015年起,全市建设了18处增彩延绿示范区,全面示范新优品种栽培管护等新技术、新理念。
这些示范区集科研、生产、试验为一体,不论规划设计、招投标、验收管理,还是苗木品种、表现,都印在张博的脑海里。以示范区为依托,他负责制定大量技术手册,以便新优品种的推广种植。
“增彩延绿的方案博冠体育平台,是我们处室的同事们一起啃包子啃出来的!”张博感慨道。由于时间紧、任务重,张博和同事们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,通常在每晚8点点外卖买包子,用七八分钟凑合吃完一顿饭。就这样,一年时间,他反复修改了50多稿,一次次推倒重来,才定下了增彩延绿的最终方案。
在莲花池公园的增彩延绿示范区,张博和同事们采用近自然理念的新方案得以实施。由于新方案中不少新树种混植,施工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。他每天蹲守施工现场,盯着工人们栽苗浇水,把纸上的方案落到实处。
这些年,经历了数不清的挑灯夜战、沟通协调、汇报审核和现场落实,添彩京城的梦想渐渐实现。张博和同事们已完成85种增彩延绿新优植物快繁和栽培技术研究,如流苏、车梁木、蓝云杉、菌根白皮松、丽红元宝枫等。就拿丽红元宝枫来说,这种色彩艳丽、抗旱抗虫的品种已经走出了苗圃,用于京城的绿化工程。
伊然是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、居委会主任。别看她已年过半百,但总能占据朋友圈的运动封面,因为她在社区里管的事最宽、跑的路最多。拿伊然自己的话说:“居委会的工作平凡而琐碎,可以说上管天,下管地,中间管空气。”
在居民印象中,伊然管得最“宽”的,当属在社区门前修建自行车专用路时的那件事。2019年3月,因为与在建的自行车专用路高度不一致等原因,一座连接龙泽苑社区与龙泽地铁站的过街天桥被拆除,给居民乘坐地铁、公交出行带来不便。
起初,居民们以为完工后天桥就能恢复。没想到,自行车专用路建好了,天桥非但没恢复,道路上还建起绿化隔离带,直接影响了公交车停靠。这下子,居民微信群里怨声四起。
面对居民的意见,伊然立即将情况进行汇总,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。经过多方协调,不到一周时间,居民出行难题就解决了。居民们直夸:“伊,效率神速,为民解难。”
在服务居民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伊然总有自己的独到办法。“回天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,市体育局要为社区修建一条塑胶跑道,她满心欢喜把消息发到群里。令人意外的是,不少居民竟然表示反对。不少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说:“跑道要是有毒,影响了我们家孩子那可是一辈子的事,出了问题谁来负责?”
冷静下来后,伊然想了一个好办法。趁着周末,伊然租了一辆中巴车,带着居民代表到当时正在修建塑胶步道的天通苑西一区实地查看。大家见到了真步道,不仅踩着柔软,而且没有异味,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。回到社区后,消息迅速扩散开来,同意的居民越来越多,一条650米的惠民健身跑道就此顺利建成。
从2009年来到社区,伊然在这里兢兢业业服务了十多年。如今,她已经成了老年人的“好闺女”、年轻人的“好大姐”,同事们的带头人、社区里的贴心人。“我把社区里的叔叔阿姨、大爷大妈当成自己的亲人,有责任照顾好在这里生活的父老乡亲。”伊然说。
2019年冬天,时任海淀区司法局副局长的赵可主动报名来到张家口市赤城县,挂职县委、副县长,开展对口帮扶工作。
生长在城市,赵可从来没在将近零下30摄氏度的地方生活过,晚上冷得盖着两床厚被子还不觉得暖和,睡觉时戴着口罩护住鼻子和嘴,头上还要蒙个毛巾。赤城风沙也大,吹得她脸上起皮、眼睛干涩,头发也一把把地掉。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,赵可穿上最厚的棉裤和棉鞋,把全县18个乡镇都走了一遍,进农户、访企业、看项目,和当地干部座谈,用最短的时间熟悉情况。
“帮扶工作一定不能脱离当地实际。一开始,大家觉得多搞设施大棚,发展设施农业是快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,便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建大棚。经过调研后发现,有能力承包大棚的农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。”赵可说。
海淀区清华园街道辖区内有多所高校。经过赵可的“翻译”和积极联系,赤城镇拿出北田家窑村闲置农宅,请清华美院的老师设计,并引进运营企业,打造了“云上人家艺术风情谷”项目,建设艺术家民宿,形成以书画艺术创作、研究、培训、展览为一体的艺术度假地。如今,这个项目已经对外营业,不但给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,增加了农民收入,更丰富了当地产业类型。
在走访中,赵可发现当地有一家斌赋食品厂,主要加工燕麦、藜麦等粗粮面条,工厂里吸纳了17位残疾人就业。2020年,由于疫情,食品厂订单大幅减少。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就通过直播、线下对接等方式,帮着工厂找销路。在赵可的努力下,当年6月至9月,斌赋食品厂3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上一年全年收入的5倍,工厂招收的残疾人也增加到70多人。
“挂职的收获远远多于付出,这段经历终生难忘。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,我都会把让更多人过上更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!”赵可说。
2019年5月,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被授牌的“冬奥社区”。当时,社区薛海艳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。
激动,是因为她利用社区地理位置的优势,推动高井路社区成为“冬奥社区”,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;忐忑,则是创建“冬奥社区”没有先例,“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为了建设居民真正需要的“冬奥社区”,薛海艳带着社工们开座谈会、入户走访、线上宣传,还邀请居民讲述社区故事、为地标建筑起名
抓住社区的建设契机,薛海艳给居民办了不少实事。高井路社区附近有一条河沟,沟边泥坡道长满杂草,根本无法通行。如今,这里变成了1.7公里长的健身步道,红蓝搭配的塑胶步道上嵌着冰雪运动的图案,两侧绿意盎然,沿途还有智能座椅、智能灯杆,居民每天都会来这里溜达溜达。
“别看就是个步道,需要协调的事儿特别多!要征得产权单位同意,与河湖管理部门沟通,还要对接施工队、物业、做好居民的解释工作”薛海艳说。
不光是步道,社区公园、冰上体验场所、综合文化中心等多项建设当时都在同步推进,薛海艳忙得连轴转,总有说不完的话,协调不完的事,哪里出现问题,她都要第一时间顶上。
其实,冬奥社区建设只是薛海艳的一小部分工作,她的本职就是围着社区琐事转。高井路社区有9个楼房院、5个平房区、两块山头、一条河沟,辖区面积1.06平方公里,人口有5000多。社区是老旧小区,路和沟又是开放的,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共设置了11个卡口,是石景山区最多的。薛海艳每天至少在社区走一遍,即使每个点位只待5分钟,走上一圈也要一个半小时以上,更别提运送物资、接返京人员、摸排调查
从2003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,早晨七点出门,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,周末也很难休息,这是薛海艳工作的常态。
因为“冬奥社区”建设,薛海艳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,但她对自己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。“抓住冬奥社区建设的机会,社区环境、设施将会大为改观。辛苦这几年,我相信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薛海艳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