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高校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服务创新中的困境“智慧体育场馆”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全新产物。它是指在各类场馆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,以互联网为媒介,利用信息技术与体育场馆深度融合创新的场馆类型,也是未来高校体育场馆的理想发展趋势。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《体育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指出:要积极拓展体育新业态,大力发展体育,引导和支持“互联网+体育”的发展。“互联网+体育”并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,而是旨在推动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发展。
由于智慧体育场馆的理念提出的时间比较短,条件好的高校已经先行一步在部分场馆实施了,但总的来说,大部分高校在高校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及服务创新方面,还处于初级阶段,有待大力发展.在发展高校智慧体育场馆上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,具体表现在:
虽然高校智慧体育场馆理念已提出了一段时期,高校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在日常的管理和实践工作中,已有了一定的认识,也体会到智慧体育场馆所带来的高效规范的效果,但从学校层面上,学校领导和中层智能部门的领导对于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未加以重视,因而在建设智慧体育场馆中,还难以从资金、人才、组织和协调方面增加支持力度,另外,参与实际管理工作的人员,对场馆的信息化技术的了解、学习不够、分管场馆领导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传授智慧体育场馆的管理技能,从而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。
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各所高校的硬件设施,也是办学的基本条件,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,其建设资金来源不同,数额差别也较大。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对体育场馆投入的预算差距特别大,因而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的条件千差万别,特别是部分地方学校,不只是在场馆的硬件设施上相对落后,在建设智能化等软件方面上,学校投入的资金既不稳定也非常有限,拨付资金时经常会因为年度工作重点的变化进行调整。高校投入的资金问题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智能化和创新服务的建设,并且此问题在广大高校中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。
高校的体育场馆部分设施较落后,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近年来已建成了很多现代化场馆,但一些场馆建成使用至今已几十年了。一方面大部分场馆是露天体育场地,如游泳池、网球场、足球场等,另一方面,不少室内场地较老旧,难以改造。从整体上看,高校体育场馆要实现智能化的基础较薄弱。一是大多数体育场馆都还采用传统的原始开放管理模式,从场馆的申请、租赁使用以及体育器材的借出,基本依赖于使用者与场馆管理人员的临场处理。二是体育场馆的智能化设备较少,部分露天场地无法配备智能化设备。总之,高校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还需很长时间的推动,离理想状态有一定的距离。
高校体育场馆是广大师生的公共体育设施,它是事业单位的公共资产,主要靠政府行政部门的财政投入,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师生的教学训练需要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都是采用学校成立场馆中心进行管理,管理模式上仍然是传统模式的延续,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。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,应对体育场馆管理的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,即不仅要对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有更深的了解,而且在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服务方面,应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的未来发展趋势,要拥有创新的设计理念,推动高校体育场馆智能化的发展。
体育场馆的管理人才的缺失是大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,体育场馆管理部门一般都是聘请临时工来做开放管理的工作,而这些管理人员大部分存在着文化水平较低,不懂得使用信息化技术等问题,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提高,对体育场馆管理认识不够,因而管理的效率较低,积极性也不够高。这种情况导致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与开放的模式不够科学,造成一些场馆设施难以高效使用博冠体育安卓版。